
一位因為長年征戰,罹患身心多重創傷症候群而遭軍方勒令退役的美國陸軍75遊騎兵士兵「布里格」,為獲長官背書,重返部隊服役,只能無奈接受護送營上同袍生前搭擋的戰犬「露露」的任務,將牠從奧勒岡州,行經加州,載到已故同袍位於亞利桑那州沙漠區的老家,讓露露得以參加其搭檔的葬禮。葬禮過後,年事已高並且不接受其他人豢養的露露則將被送至安樂死。
一位被迫退役的士兵,一隻被迫安樂死的戰犬,一輛 Ford Bronco 經典休旅車,一段千里之外的公路旅程,如果各位是編劇,您會在這齣公路電影與人犬故事中設計那些情節?遇到那些他者?那些意外?那樣的結局?
公路電影往往等同於成長電影或救贖電影,寵物電影則經常發展為催淚喜劇。關於前者,本片確實有其明顯意圖與戲劇傾向,只不過,對於成長過程中必經的抗拒,叛逆,冥頑,欲走還留,大澈大悟,乃至於最後人犬之間的相互救贖,本片並未能安排出不落俗套的情節故事,相反地,盡是相當老派的戲劇套路。這還不打緊,整趟公路之旅所遭遇的一切「公式化」意外,也未能真正昇華為布里格,或露露,或他們倆的情感考驗,戲劇鋪陳亦缺乏懸念,未見刻骨銘心,流於平淡無奇,以至於最後的救贖與善終顯得太理所當然,毫無餘韻。
也因為結局來得太理所當然,故而本片並未像多數寵物電影那般賺人熱淚,但這絕不是編導創作初衷本來就拒絕打悲情牌,單純就是因為全片劇本的戲劇元素匱乏單調所致。
戲劇中的催淚效果,通常要建立在歡樂與幸福的基礎上,假若無法讓觀眾與主角一同憶起昔日的歡樂與幸福,又要如何感受生離死別的痛苦與哀傷。《逍遙上路》的確花了不少片長在營造歡樂的氛圍,但是,渠等歡樂橋段,其實並不歡樂;渠等笑點,也不好笑。尤有甚者,片中所有刻意的歡樂與搞笑,都不足以成為布里格與露露間逐漸相知相惜的幸福點滴,更像只是討好觀眾,博君一笑之用。這樣一部過程不歡樂,情節不好笑,關係不幸福的人犬故事,想當然爾,最終根本無法襯托出催淚或任何讓人揪心的情緒。
簡單來說,《逍遙上路》就是一齣劇本寫得不夠好,就連公路電影與寵物電影最基本的公式化劇情都沒能達標的作品。綜觀全片,唯一讓我欣賞的是配樂品味;其次,則是對於靈媒與靈修的嘲諷。
據悉,本片為男主角查寧塔圖(Channing Tatum)為紀念已逝同名愛犬所寫的故事。不知露露在天之靈,見到牠老爹只能為祂寫出如此靈感匱乏的劇本,導出那麼鬆垮的戲劇張力,牠會作何感想?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