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出現 The Smiths 金曲的經典電影(二):《壁花男孩》

曾出現 The Smiths 金曲的經典電影(二):《壁花男孩》

  "There is another world
   There is a better world"

  〈Asleep〉是 The Smiths 1985 年所發表的單曲EP《The boy with the thorn in his side》中的 B Side 歌曲,除了死忠鐵粉,一般樂迷幾乎不會曉得有這首冷門歌曲的存在,直到 2012 年的《壁花男孩》將它奉作主打。

  《壁花男孩》是一部關於尋找自我認同與愛的青少年成長電影,片中配樂選曲極為精彩,從 4AD 名團 Cocteau Twins 的〈Pearly Dew Drops Drop〉、Throwing Muses 的〈Counting Backwards〉,到 New Order〈Temptation〉、David Bowie〈Heros〉、Pavement〈Here〉、Galaxie 500〈Tugboat〉、Sonic Youth〈Teen Age Riot〉等名團名曲,為慘澹青春的酸甜苦辣百般滋味各添餘韻。然而,真正在全片劇情發展佔據主旋律地位的卻是 The Smiths 的 B Side 單曲〈Asleep〉。

  當小男孩查理在學校被霸凌,孤然地吃著午餐,他腦中的摯愛歌曲響起,那首歌是 The Smiths 的〈Asleep〉。

  當他決定要錄製一張卡帶給心儀的珊,那首表達愛意的歌曲是 The Smiths 的〈Asleep〉(還錄了兩次)。

  當他在舞會上眼睜睜望著珊與男友共舞,當時點播的心碎音樂也是 The Smiths 的〈Asleep〉。

  因為《壁花男孩》,因為查理,The Smiths 的〈Asleep〉成為慘澹青春的另一首代言歌曲。

  因為艾瑪華生 (Emma Watson) 所飾演的珊在片中說道「史密斯是所有解散樂團中最讚的樂團」,The Smiths 在 2012 年那年忽然在北美又被年輕世代樂迷重新擁抱。

  The Smiths 的歌曲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始終是青春耽溺者、悲觀者、自厭又自戀者無可救藥的代言歌曲。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青春,每個青春都曾經歷過徬徨、耽溺、悲觀、自厭又自戀。只要青少年成長電影此一類型不斷開拍,The Smiths 就會和 Galaxie 500、Joe Divisiom 等名團一樣,永遠是成長電影配樂的標配。

  想當然爾,全片以 20 首 The Smiths 單曲串接而成,劇情呼應 20 首 The Smiths 單曲歌詞的《今晚來點史密斯》也是一部慘澹青春的成長電影,但沒收錄〈Asleep〉,〈Asleep〉早已成《壁花男孩》的專屬。

About Tzara Lin

以查拉(Tzara) 之名行走江湖,現為造次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逢甲大學電聲研究所講師。曾任高傳真視聽雜誌主編、北藝大 Impact 學程講師;亦曾任第二十五屆、第二十六屆、第二十八屆傳藝金曲獎評審與 2008、2010 金穗獎部落格達人獎評審,並多次擔任各大音樂祭硬體總監。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在與音響、音樂、電影相關的生活之中。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