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與墨西哥轉播過程中,酷愛小叮噹貼圖但現在已經不玩臉書的球評吉諾拉(陳家銘)談到昨天西班牙對戰俄羅斯的換人策略過於保守,其實所有常看球的球迷也都會心有戚戚焉,昨天也都在納悶為何西班牙一直執著對位防守踢同一套路?為何不改為雙前鋒或另闢支點戰線?相較之下,今天巴西上半場面對墨西哥毫不意外的以攻代守的高位陣式,儘管被墨西哥拉走節奏與半場優勢,巴西陣形仍保持完整,不躁進,也不慌張,因此,中場休息時我才會說這是一場鬥智的比賽。
下半場開始,果不其然,向來很愛變陣的墨西哥教練立刻換人尋求突破僵局的機會,但這個換人卻是將今天踢偽後腰穩軍心的老將Marquez撤下,換上有插上進攻能力的邊衛Layún,對於戰局來說,就是墨西哥可能會出現Layún插上前場強化進攻或者Layún插上前場後導致墨西哥後防空虛,巴西看到這個機會點,立刻讓跑動盤球爆發力皆佳的Willian從主打右路改為全場跑,成為下半場賽事發展的轉捩點。
足球就是這麼有趣,每個換人,每次變陣,每個決定都是雙面刃,墨西哥換上Layún時難道沒想過會造成後防漏洞嗎?賽前預測就說過墨西哥不愛踢防守足球,所以不可能像昨天俄羅斯那樣堅清壁野,死守到底,這就是墨西哥的球風-直接、果敢、正面對決,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球風,導致墨西哥經常下半場就被攻破,只能踢半場好球,止步十六強。
又為何德國會在小組賽敗給墨西哥?因為墨西哥不只踢了半場好球,還遇到下半場德國與昨天西班牙一樣執著於原本的體系套路而不思改變,另闢蹊徑。
今天看到巴西上半場能那麼沉住氣,踢出與過往森巴軍團截然不同的穩健球風,下半場見到右路有機會,瞬間讓小組賽其實表現不太理想的Willian主攻,這批巴西隊的場上情勢解讀與應變能力比我想像的還成熟,總教練的整合與操盤更功不可沒。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