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心理總會不自覺地左右我們對任何人事物的事後評價,電影亦然。就像是這部《加州大地震》,行前,我所認識幾位觀影品味值得信賴的友人幾乎沒有給過幾句好話,還有人戲稱它是「加州大乳震」。當我抱著不高的期望值走進戲院一窺究竟,除了乳震鏡頭少到讓我大失所望外,影片本身卻遠超乎我預期的精彩。然而,這樣超乎預期的喜出望外就能夠證明本片只是被嚴重低估嗎?當然不行,頂多只能說《加州大地震》是這類災難類型片中的中等生,而非有任何過人之處的佼佼者。
我從來不會對這類好萊塢災難片抱以過多沒必要的期待,那些公式化的劇情安排,公式化的人物設定,公式化的道德說教,公式化的大美國主義,再怎麼樣公式化都無妨,重要的是在類型公式底下,能否給予觀眾公式化的感官刺激與娛樂效果?就此觀點論,《加州大地震》無疑是及格的,及格的關鍵主要來自逼真至極,臨場感十足的動畫特效,將地震的無情,地震的可怖,9級大地震的毀滅力量,具體呈現於大螢幕上,給予所有觀眾預期看到的視覺震撼效果。其次,導演布拉德佩頓(Brad Peyton)在全劇的敘事節奏上,在人物間「文戲」與災難畫面「武戲」的比重分配上,控制皆屬得宜,不至於有過多災難畫面導致觀者感官麻痺,或者太多角色內心戲導致冷場的窘狀。全片戲劇起伏,何時該高潮,何時該冷靜,何時該快,何時該慢,完全合乎好萊塢類型公式理論。整體看來,自然也就節奏明確,一氣呵成。
話說回來,除了節奏掌握得宜之外,實在看不出導演在本片有任何更宏大的企圖或嘗試,一切都遵循好萊塢長年以來所建立的類型公式拍,這或許就是本片之所以能如此婦孺皆懂,老少咸宜的通俗原因。
《加州大地震》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是其角色設定。一般來說,在好萊塢災難類型片中,總會出現一文一武的公式化角色。以本片為例,文者就是早已發出預警卻無人聞理的先知地震學家「勞倫斯」,武者則是由洛杉磯消防局搜救直升機隊長「雷」。這一文一武的角色,正好就是智慧與勇氣的化身。話雖如此,通常主角會兼顧智慧與勇氣兩種人格特質,在本片,此君當然就是巨石強森所飾演的雷。
雷是好萊塢類型片中典型的男性英雄,有著高超的道德與無比的勇氣,有著承襲其英雄氣概與過人智慧的子女,當然,也有襯托英雄氣質的自私富豪等反面角色。特別的是,在這類電影中,英雄的陰暗面通常來自於某次任務的失敗;若有出現英雄與妻子或情人關係間的緊張,往往起因於另一半並不能體諒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因為英雄總是犧牲小我而完成大我,因而忽略了與家人的相處。可是,雷的陰暗面卻是因為大女兒間接因他而溺斃;另一方面,雷在片中並無過多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拯救國家,甚至拯救全體人類的英雄片段,反而只見他在拯救家人。換言之,本片幾乎將拯救世人的重責大任交給地震學家「勞倫斯」,其他時候都在看雷如何拯救家人。如是設定,完全有別於三不五時就嚷嚷「人類的未來,人類的命運,全在我們手上」等諸如此類的英雄電影,反倒讓雷這角色顯得更有血有肉,也更符合現實一些。更何況,雷愛妻愛女的好男人形象,完全合乎美國傳統所重視的家庭價值,因此,也就沒人會去計較他不夠超級英雄,更不會去懷疑他怎麼可以在強震災後急需專業救援的時候,怠忽職守,公器私用,甚至趁亂打劫,偷人車輛,不記一切代價,只為搶救親愛家人了。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