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擁抱》:劇中劇,影中影,導演身份的反省

broken-embraces-movie-poster-2009-1020457116

  奇情離愛的故事主旋律,慾望糾結的人性宿命,禁忌情慾的賦格與變奏, 優美旋律驟轉通俗偏鋒的敘事節奏,辨識度極高的濃郁色澤紋理,影中影、劇中劇對位呼應藉以延展出多重戲劇高潮,藉以產生新的主題意義,並從真實與虛構間, 強化故事性本身的寓言性格,提升觀眾閱讀樂趣的編劇風格…《破碎的擁抱》,無論從上述任何角度切入審視,也不管從幾分幾秒開始觀賞,對於西班牙導演阿莫多 瓦的追隨者如我者,毫無片刻遲疑,很容易就能立刻指認出本片肯定是出自大師手筆。
   作為一位影像書寫與其人生經歷相互輝映,密不可分的作者論型導演,毫無意外地,《破碎的擁抱》與《玩美女人》、《我的母親》、《悄悄告訴他》擁有神似的 氣味與質感。題材上,阿莫多瓦繼續沉迷於奇情離愛,愛慾糾葛的通俗戲劇性中,然後從通俗中開出奇特的花。只不過,《破碎的擁抱》這朵花,處處可見昔日作品 的身影,尤其是關於偷窺欲、同性戀慾等與道德無關的慾望書寫,還有忌妒、猜疑、佔有等人性情慾反應的刻劃,乃與阿莫多瓦早年電影作品《瀕臨崩潰邊緣的女 人》、《顫抖的慾望》、《愛慾情狂》更為接近。
  與這個時代其他同樣專注於情慾描繪的作品相比,《破碎的擁抱》散發著悲劇性格強烈的美,美的足以讓其他作品相形失色,令人不禁讚歎,唯有阿莫多瓦能用如此反差強烈的口吻,黑色電影的筆觸,道出如此令人心碎的情愛故事。
   然而,身為阿莫多瓦死忠的影迷如我,《破碎的擁抱》其實並未給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新視野,沒有任何新的刺激,或任何驚喜的收穫,原因很簡單,相比阿莫多瓦 昔日的作品,故事題材不夠奇,發展不夠險,敘事風格不見新意,人物關係處理也不夠細膩。整體看來,往好的方向想,本片是阿莫多瓦電影風格的彙整支作,相反 地,也可能是裹足不前的停滯之作。
   儘管如此,片中還是有其值得大書特書之處,其中最讓我著迷的就是看似老把戲的劇中劇、影中影敘事結構,藉由角色、時代、情境的錯置,影射導演、編劇、製 作人、金主與演員等電影工業生態內人物的情慾關係,其目的並非要將看似光鮮亮麗的電影工業,檯面下暗潮洶湧的愛恨情仇,赤裸裸放在檯面上。實際上,此一設 定應當被解讀為阿莫多瓦刻意透過劇中劇、影中影的戲劇效果,在電影,與電影中的電影裡頭,作其個人式的反省-反省其「導演」生命中是否錯過了什麼?傷害了 什麼?忽略了什麼?愛過了什麼?
   若我的解讀沒錯,我不禁開始期待阿莫多瓦的下部作品,因為每當一位作者開始在其導演生涯的創作轉折點,拍出一步看似停滯,其實是再反省自身導演身份的作 品時,通常,下一部作品就能夠大破大立。這就像是北野武再連續拍了三部導演自省的電影之後,宣佈重新掌舵他最擅長的黑道題材電影《極惡非道》(The Outrage),因此備受影迷期待。同樣地,我也是如此期待阿莫多瓦下部作品。

About Tzara Lin

以查拉(Tzara) 之名行走江湖,現為造次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逢甲大學電聲研究所講師。曾任高傳真視聽雜誌主編、北藝大 Impact 學程講師;亦曾任第二十五屆、第二十六屆、第二十八屆傳藝金曲獎評審與 2008、2010 金穗獎部落格達人獎評審,並多次擔任各大音樂祭硬體總監。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在與音響、音樂、電影相關的生活之中。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