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地,記號士《The Sign of Human》成為我近來最常聽得一張台灣獨立樂團新專輯。
聽著專輯所收錄的11首單曲,回想渠等曲子在現場演出時經常讓我分不清這一首與那一首到底有何區別的模糊印象,顯然地,進到錄音室後的記號士有拋下所有框架與包袱,重新爬梳既有歌曲的編曲結構、音色運用、音效拼貼、鼓點調度、主音和聲等音樂元素,充分利用非線性時間下錄音、混音美學的各種可能性,賦予所有曲目嶄新的姿態與樣貌。我想製作人阿凱與大麻肯定也給了不少建議,否則,記號士如何在短時間內將這些曲子作了如此大幅度且成熟異常的基因改造呢?
作為一組揉合迷幻、瞪鞋、緩飄、太空、低傳真噪音等元素的樂團,記號士的音樂很難擺脫國外類型曲風經典樂團的身影,不過,如是刻板印象,在聽這張專輯時卻一掃而空,我認為首要關鍵在於鼓手保霖那饒富個人色彩又充滿機鋒的鼓點想像、音色控制、節奏轉換與動態表情,直接標示了記號士的獨特存在。其次,是主唱陳麒宇所填寫的中文歌詞本身就與英文、美語有著截然不同的音律調性,只要其他樂手在編曲時,彈奏時有意識到此點,試圖讓中文歌詞的音韻與西方樂理下的類型曲風作更完美的融合,記號士的音樂就能編織出另一類型質地。不過,在錄製這張專輯前,從主唱到記號士其他團員皆未作到盡善盡美,直到這張專輯,他們才得其要領,或許這也是配唱、製作人的功勞?
最後,這張專輯若是成功的製作,混音師大麻對於各配器的場面縱深調度,空間系音效的運用品味,以及母帶後期巧比老師(王秉皇)在整體氛圍感的營造,再再讓記號士如黑洞般幽冥深邃,太空般真空漂浮的音樂美學得以極大化地呈現,兩人都是居功厥偉的幕後要角。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