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i aber Einsam!
今晚伊莎貝拉.佛斯特(Isabelle Faust)的演出實在太讓我驚艷,太讓我讚嘆,太讓我感動。所謂的屏氣凝神,瞠目結舌,好幾次,聽著聽著都聽到出神,忘了呼吸,一張大嘴就張在那兒許久,直到喉嚨乾到不行才想起該吞嚥一下口水。
那些隨著絃聲四射的靈光,那些如羊水包圍般的暖流,那些藏於把位游移與強弱音轉換間的情感流轉與竊竊私語,完全是聽其唱片聽再多次也聽不到的悸動,也不是任何擁有史特拉第瓦里琴者都能拉奏出的溫柔與堅定。
說是獨奏會,其實全數曲目都是佛斯特與她長年合作夥伴-鋼琴家梅尼可夫作二重奏。相對於大編制的交響樂,其實我更愛聽室內樂,四重奏、三重奏與雙重奏。尤其是雙重奏,我特別喜歡欣賞兩位音樂家如何透過琴音作形而上的對話,也喜歡觀察兩位音樂家如何起音,如何轉折,如何主客轉換,如何將氣若游絲的殘響尾韻在同等拍長的停止音符結束時同時收音-所謂的「同時」,還包括觀眾的預期心理時鐘也在同一時間敲下休止符。這些都是與技巧高低無關,而與所謂的互動默契、心有靈犀甚至是演奏家本身對音樂的理解,對現場時空氛圍的超驗感知有關。
佛斯特與梅尼可夫的琴音對話著實精彩,彼此默契天衣無縫,那些你來我往的進退起伏之間,乃將所有曲目詮釋的很有戲,很有情,很有層次,很是豐富。於是乎,幾首原本我不甚熟悉或屢屢聽不進去的曲子,在他們兩位的演繹之下,我總算能心領神會其中之奧義,之華美。
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分別有-上半場:《舒曼/布拉姆斯/迪特利希:FAE奏鳴曲》、《布拉姆斯:G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下半場:《布拉姆斯: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布拉姆斯:d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乍看之下,這場音樂會應該取名為「克拉拉與她的兩位情人」,或許這樣才比較好賣-對不起,我庸俗了。
這場演出,坐在自己最習慣的三樓中間座位席,這個區域聽大編制交響樂團演奏時的直接音與空間反射音、殘響比例最佳,聽小編制重奏時的效果往往比獨奏還差些-鋼琴經常會壓過小提琴。不過,面對那麼出色的演奏家,那麼精彩的演出,渠等清晰度、分離度等音響性根本無關緊要,那些稍縱即逝,從此之後永留我心的美好記憶才是重要的。
題外話:請大家要多多支持小本經營的鵬博藝術,不蓋您,凡只要是鵬博藝術主辦的節目,就算演奏家的名號您聽都沒聽過,請相信主事者鵬博先生的品味,買票就是了,絕對不會後悔。
一家優秀的演出經紀公司就應該有讓人信任的格調,讓人信任的眼光,讓人信任的美學,讓人信任到任何節目都願意直接掏出錢包買票,而且多年後會抬起下巴說:「這位演奏家阿,當年她/他還沒現在那麼紅時,我早就看過他/她的演出,那時票價才多少錢而已耶」。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