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寇達的李帕第天鵝之歌》:跨越六十年時空的形而上交會

KONICA MINOLTA DIGITAL CAMERA

1950年9月16日,不世出的天才鋼琴家李帕第在法國小城貝桑松(Besançon)抱病演出,這是他人生最後一次登台,不久之後,便因為白血病惡化而英年早逝。

2010年9月16日,視李帕第為心靈導師的奧地利國寶級鋼琴家史寇達來到貝桑松,在同一音樂廳,彈奏同一架鋼琴,演奏同樣的曲目,再現李帕第六十年前那場天鵝之歌演出的樣貌,藉此表達他對李帕第的無限敬意。

聽著這份Transart Live發行的現場錄音專輯,內心感動無法言喻-是多麼熱烈的愛與崇拜,才能驅使人們花了畢生時間去追隨。身為國寶級鋼琴演奏家的史寇達,直到遲暮之年才有把握演繹這場致敬演出,再現李帕第的琴藝,由此可見李帕第鋼琴藝術境界之高。

全盤自《巴哈:降B大調第一號組曲》(BWV825)前奏曲第一顆琴音落下開始,那純潔、透徹的詩意美感,充滿深意、饒富情感的樂句雕琢,如天使賜福般讓人越聽越感到幸福洋溢、心靈沉靜的音樂靈光,確有李帕第的才氣況味。哈巴第一號組曲中「吉格舞曲」彈畢,現場觀眾掌聲之熱烈,久久不願停歇,不知情者,還以為整場演出業已結束,由聽眾反應,可以想見眾樂迷聆聽這場意義非凡的演出,當下內心有多麼感動。

聽完《舒伯特:即興曲》(D899)與CD2的蕭邦眾首圓舞曲、兩首舒伯特圓舞曲後,我特別翻出幾年前Berlin Classic出品的那張《李帕第-貝桑松的最後音樂會》來聽。撇開錄音音質不論,這兩份現場演奏均體現出至高心靈與圓熟琴藝的結合方能表達如此超塵脫俗,純淨無暇的美感。當然,若要細究,還是能夠聽出史寇達在樂句雕琢、琴音控制仍不及李帕第信手拈來的藝術造詣-即使當時他抱病演出。話雖如此,整體所呈現的琴思流轉、詩意美感,兩位鋼琴家竟真的跨越時空,合而為一,達到形而上的心靈交會。由此可見史寇達為了這場向李帕第天鵝之歌致敬的演出,下了多大功夫,從內而外,去理解李帕第鋼琴藝術的內涵,進而以心靈契合的方式彈奏這場彌足珍貴的演出。

發行公司:金革唱片
唱片購買:博客來、誠品

About Tzara Lin

以查拉(Tzara) 之名行走江湖,現為造次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逢甲大學電聲研究所講師。曾任高傳真視聽雜誌主編、北藝大 Impact 學程講師;亦曾任第二十五屆、第二十六屆、第二十八屆傳藝金曲獎評審與 2008、2010 金穗獎部落格達人獎評審,並多次擔任各大音樂祭硬體總監。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在與音響、音樂、電影相關的生活之中。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