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明日報最興盛的年代。彼時,身兼BBS連線書板、哲學板板主,個人報台上自然多為詩作、短篇、散文與小說,無論寫得好不好,畢竟也持續性地 寫了兩三年。直到某天,習慣性厭惡起自己,離開的時候到了,便將整個報台親手毀了,所有作品皆不備份,隨風而逝,不著痕跡,形式上,將那個階段的自己給殺 了。
後來搬到GIGIGAGA,偶爾還是會寫詩、寫短篇、散文,但已經寫不出長篇-我不 曉得為何落得如此,總之就是無法再寫。不過,這個階段,對於「看電影」忽然開竅,怎地勵志要將當時IMDB TOP 250與各類型電影TOP 30榜單全數電影看完。於是,整個大二、大三都埋首圖書館、廣電中心內看片,館藏未有收入的片,則去秋海棠訂購,那是網路上還沒法下載或直接線上收看的年 代。
每看完部片,便隨手書寫心得,初期未曾公開發表,畢竟都是沒有系統化、結構化的隻字 片語。隨著IMDB TOP榜單名片愈看愈多,觀賞起當代電影,解讀、解構、解碼起來忽然如有神助,信手拈來,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電影筆記越寫越有日後寫影評的雛形。於是, 開始嘗試公開發表。
某日,覺得該離開了,便把GIGIGAGA關台,再次以某種形式殺掉那個階段的自己。
無名時期,也就是開始以Tzara為名勤寫影評的那段日子。已不再寫詩,不再寫短篇,不再寫散文,整個部落格內只有影評,沒有其他文章。那時身兼PTT電影板板主,開始有 片商、影展邀約試片,每天至少看一部電影,影展期間可以看上數十部,名副其實的影癡,活在電影裡,用電影思考、解決現實的問題-諸如遇到這般生離死別時, 我該仿效哪位角色的反應呢?事後想想,這段日子堪稱人生當中最幸福的一段歲月。
那天,驚覺部落格瀏覽人數已破數十萬,莫名厭惡,便將部落格關了,翩然離去,轉戰天空部落格。
目前還是繼續使用這個天空部落格,瀏覽人數已破四十萬,早已超過我的容忍極限。期間,好幾次想把它給廢了,不過,曾有人建議我要盡可能克制如此形式上的自 殘,心理上的厭世。我依舊不懂為何總是如此厭惡與害怕那種被太多人看到、認識、了解的感覺,但,又同時希望能藉由文字記錄每個階段的自己,透過文字找尋真 正能互相理解的心靈。
然而,我所寫的一切,寫出去的,終究不再屬於作者。遲早也該殺掉這個階段的自己,才能獲得重生,我還是如此認為,沒有人真正需要誰。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