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觀賞《東京物語》應當是十年前就讀政大時,在系上實習單位「廣電中心」內借了館藏片來看。坦白說,當時的我還無法像現在一樣感受到如此強烈的悸動,畢竟人生歷練還不足,心智尚未成熟,對於人情世故也沒有那麼深刻的體認與感觸,該如何對《東京物語》中最質樸、最純真、最細膩的人性刻劃與複雜難解的家庭倫常有所感應呢?
六十年前,小津安二郎透過《東京物語》提醒戰後一代的日本觀眾在追求個人與社會的快速社經復甦發展時,切莫遺忘人性中最純粹的美好以及家庭倫常的基本價值。六十年後,片中那一根根煙囪仍在,古樸的瓦屋卻早已改建成一棟棟高樓大廈,在都市中生活已久的我們,汲汲營營,庸庸碌碌,是否還是一樣忘卻親情互動間最基本的溫暖與尊重,相親與相愛呢?
觀賞《東京物語》的當下,你很難不想起曾經純真的自己。
「這才是電影阿」乃是我步出光華山光點時的第一反應。在去除令人目盲的五色,讓人耳聾的五音,純粹的黑白畫面,幾乎不聞配樂,再加上鏡頭所在位置都是以冷靜的旁觀視角審視這一家人的互動,如此淡的筆觸,竟能描繪出如此豐富的情感,如此飽滿的角色性格,如此精準的祖孫三代間倫常觀念差異,這才是電影阿。
從未觀賞過《東京物語》或未曾在大螢幕觀賞的朋友,請把握這次難得的大螢幕放映機會,務必到華山光點一看。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