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在1950年寫成這本《純白的夜》,大量運用後來他的小說作品中相當常見,但,比重並沒有那樣顯著的法式古典心理小說的筆觸,將恍如史湯達爾、托爾斯泰對於筆下角色的心理狀態描繪總放在行為之前的手法注入日本戰後小說之中,使讀者與作者一樣處在完全全知的神知全觀視角客觀審視每位角色的行為是如何被作出決定的,進而完成了這本可視為三島由紀夫版的《包法立夫人》。
坦白說,在這本《純白的夜》,三島由紀夫試圖嘗試法式心理小說手法的斧鑿痕跡太重,表現動機過強,文字讀來難免顯得刻意造作,甚至,有些嘮叨。不過,我不確定這樣的感覺是否來自中文翻譯所致?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