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文濱的時候是2005年左右,我正在高雄旗津當兵,每逢放長假必定要去台南誠品音樂館捕貨。幾次結帳,時任店員的文濱都會邊結帳邊對著我挑的唱片與DVD說:這張超好聽!,這部超好看!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久了就有一見如故的相知相惜感。就這樣,認識了外表看起來很Grunge,其實很熱情的文濱。
不過,當時文濱向我自介為Beavis,我喜歡這英文名字與同名卡通。
某天,文濱說他要開店,店名取做Kinks。我喜歡這店名與同名樂團。所以說了「你開店我一定去」。誤打誤撞,竟成了這家傳奇店的第一名客人。
正式開幕前試營運時,我依約到了當時還座落於民權路社教館附近的Kinks。門口掛著我心中最屌藥後觀賞的迷幻電影《PI》(導演就是後來拍黑天鵝與噩夢輓歌的Darren Aronofsky)超大電影海報。打開玻璃門,立刻看見Joy Division、滾石、Frank Zappa等經典海報。
那時文濱與另外兩外合夥人小楊等正在搬海邊撿來的漂流木裝潢,店內的座椅全是老沙發,整家店洋溢著一股很老很老的老屋氣氛,店內沒有時下台南新一波老屋店會放的Y-Chair,也絲毫沒有破壞屋體結構,搞成台北文青喜歡的摩登感,我喜歡如此這般對老屋的尊重!
退伍後,我上了台北,離開前,在Kinks喝了一晚後才搭上北上的和欣客運,我想我是愛上這家店了。
幾年下來,Kinks搬到青年路北門路交叉口平交道附近,文濱也開了另一間老屋店Wire,甚至開了民宿店鐵花窗,不變的是他還是一樣Grunge,一樣愛老家具,一樣愛老搖滾,一樣愛收藏電影DVD。
每年農曆新年或者其他契機回台南,夜夜到Kinks報到成為咱們台南幫不成文規定。回台北前,到Kinks喝最後幾杯亦然。
儘管這幾年Kinks/Wire的客人越來越多,我還是喜歡這家店,欣賞阿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作風。當有人稱呼他是台南老屋之父時,他總是笑笑地反駁,然後就去端菜、調酒。
真的,台南有Kinks/Wire真好,台南人都不會反對飲酒狂歡夜生活真好,台南真好!
近期迴響